谢却荼蘼①,一片月明如水。

篆香消②,犹未睡,早鸦啼。

嫩寒无赖罗衣薄③,休傍阑干④角。

最愁人,灯欲落,雁还飞。

【注解】

①茶蘼:落叶或半常绿蔓生小灌木,攀缘茎,茎绿色,茎上有钩状的刺,上面有多数侧脉,致成皱纹。

夏季开白花。

②篆香:盘香,为篆字形状。

③嫩寒:轻寒,春寒。

无赖:无奈。

④阑干:同“栏杆”

【典评】

开篇首句“荼蘼”

是一种蔷薇科早本植物,它的花期非常晚,直到盛夏时分才会绽开花朵,因此古人通常用来代指春天花季的终结。

所以茶蘼被赋予了一种感伤的、悲哀的内涵。

另外荼蘼也有佛教寓意,有人认为它就是所谓的彼岸花,这就为茶蘼赋予了更多引发遐想的意义。

一句“谢却茶蘼”

作开篇,纳兰在点明时间的同时,也传递了春华将逝的信号。

接下来的每一句都延伸着这种情怀。

那句“一片月明如水”

非常鲜明,夜色下的明月如水般清明,荼蘼渐渐凋落。

情景交融,非常贴切。

而后,也许是倦眼目乏,不愿再看这窗外景象,而此时篆香也燃尽了。

好像怎么也无法忘怀那窗外茶蘼凋残时的感伤,早鸦的啼声又勾起了深思。

下片主要描写一个“寒”

“嫩寒”

的天气,人的心也不由地寒了。

彻夜无眠,披衣坐在窗前,晚风吹进了一层薄薄的罗衣,不由地打了一个冷颤,立刻意识到,不应该又如此痴痴地独倚栏杆啊。

末尾一句“雁还飞”

说气温回升,又进一步突出了情怀如水的寒,因此说这灯花将落、南雁北归时是最令人悲愁的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